9月11日原文报道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31841
皇冠体育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中医药特色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德医交融、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思政课“一体四翼五度”教学模式,打造站位高、视野宽、目标远的“大思政课”立体化育人格局。
五度育人理念创新
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卓越医学人才的培养标准,确立政治高度、价值向度、文化深度、情感温度、践行力度五个维度的育人方向,突出德医交融、以文化人的教学理念。政治高度上,着重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价值向度上,注重培养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五术”兼备的医学人才;文化深度上,注重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根基;情感温度上,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以“小切口、大主题,小载体、大教育”的理念,讲好中医药故事;践行力度上,秉持“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精神,开展义诊、科普等中医药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课堂主体内容创新
坚持课堂为育人主渠道,根据各门思政课程的内容特点,从教学内容上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药专业教育、中医药人才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契合点,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思政元素,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形成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特色专题、特色案例,让思政课“亲”起来。编写教辅用书《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特色案例集》,拍摄“故事里的成中医”系列微思政课,开设医学伦理学、中国古代哲学等“岐黄中国”系列特色选修课。
四翼齐飞路径创新
借力“互联网+”方式,建设“红润杏林”虚拟实验室,依托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网络思政项目)“飞说微语”,开设“杏林思政”“中医药里的党史故事”等栏目,让思政课“火”起来。
依托“校园文化+”载体,利用校史馆、中医药博物馆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成中医精神”“传统文化今日谈”等活动,在校园中医药文化景观中进行沉浸式教学,实现活动中育人,让思政课“活”起来。
搭建“教学实践+”平台,开展“红医精神·薪火相传”“中医文化·传承创新”等“行走的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服务社会,让思政课“动”起来。
汇聚“课程思政+”合力,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编写出版了学校“双一流”学科中药学专业的全国第一本《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大纲》,在妇产科学、护理学等课程中探索与专业课老师同上一堂课,破除孤岛效应,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让思政课“联”起来。
以生为本评价创新
教学评价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情分析研判,形成教学改进闭环。通过课前校内外专家访谈了解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成功经验,通过课中师生面对面座谈明确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兴趣点和关注度,通过课后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形成了“十年滚动问卷调查”的特色做法。构建全过程“学情信息收集—学生诉求反馈—专家意见指导—团队教研反思”教学改进机制,不断加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学校党政齐抓共管,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落实,逐步构建起特色突出、体系完备的思政课程体系,形成了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典型范式,发挥了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中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大思政课”立体化育人格局已然打开。(刘东梅丁丹)
(编辑/于晶晶)